组织领导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0-05-22  浏览次数: 340

 校领导定期召开体委工作会议,研究学校体育工作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并看望慰问运动队


 

校党委书记徐放鸣为获奖运动员颁奖

原体委主任韩宝平副校长主持校体委工作会议

原副校长韩宝平为运动员比赛出征前动员

 

体委主任郑元林副校长主持校体委工作会议

郑元林副校长与江苏省足管中心领导、教练员交谈

探讨“体教结合”共建女子足球队

 

郑元林副校长为女足颁发集体荣誉奖

  

 

 

学校群体竞赛工作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管理组织机构

 

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为学校开展群体竞赛工作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管理的职能部门,校体委主任由校分管领导兼任,校工会、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南平台等有关领导兼任体委副主任,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各学院领导兼任体委委员,体委设秘书长两人(分别负责学生和教职工体育工作)、秘书一人,南平台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校群体竞赛工作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管理。

  

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成员组成一览表

 

徐州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

1986年颁发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和1990年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来,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在主管校领导的关心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校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建立校课余训练运动队。1997年省教委下发[苏教字(97)第16] 文件正式批准我校为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试点学校,2005年申报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高水平运动队高校。十多年的建设,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水平的起点得到了提升,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步入正轨,取得了一系列佳绩,为国家、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体育人才。

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规划的制定,使我们有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在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上,根据我校的运动项目发展状况和积累,考虑江苏高校运动项目的布局和地域体育发展的优势,以及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等,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规划、目标定位和相关的管理文件。

一、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与定位

根据多年的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我校已搭建良好的发展框架,形成田径项目为支撑,足球、武术项目为特色,棋牌项目为培育的格局。协调与高起点的专业和职业运动队的关系,摸索“体教结合”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路子,迅速提升我校竞技体育发展的起点;加强与中学体育传统学校、后备人才基地的沟通,建立自己的后备人才网络,疏通中学——大学的体育人才输送渠道;开拓外省体育后备人才的引进工作。

田径项目积极与省市运动队和有传统优势的中学保持沟通、联系,保证后备人才的储备,确保省运会高校部决赛比赛团体总分第八名,力争进入前六名,在全国高校比赛争取名次。

足球项目与高起点的专业和职业运动队建立关系,同时与省足球后备人才基地保持沟通,建立自己的后备人才网络。男子足球确保在省运会高校部决赛进入前三名,争取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参赛。女子足球继续尝试“体教结合”办队模式,保持全国高校领先地位,确保全国大学生联赛前三名,争取世界大学生女子足球比赛参赛。

武术项目挖掘地域和专业优势,尝试“体教结合”办队模式,同时立足自身建设。散打、功力比赛已在国际、国家级比赛获得多项冠军,套路女子刀术也在省十六届运会高校部比赛获得冠军,并获得女子团体第二名的成绩。项目申报批准,相信武术项目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会创造更大的佳绩。

棋牌项目在我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已举办三届桥牌、围棋、中国象棋比赛,形成较好的参赛规模,省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我校组队参加了桥牌、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比赛,并获得桥牌比赛冠军。且徐州地区有雄厚的后备人才和输送的愿望,期望棋牌项目能够有所发展。

二、制定完善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管理办法和工作条例

经过多年的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训练比赛和管理工作的摸索,学校主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各有关部门的协助,以及与兄弟院校的交流,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已步入正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相关组织管理机构和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管理办法和工作条例的制定,使得工作更加顺利、通畅,有据可依,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有强有力的支持后盾。

三、教练员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保证

    优化教练员队伍,挑选思想素质过硬,专业业务素质强的教师充实教练员队伍,力争设置教练员岗位,使教练员工作有更好的保证,提供教练员业务素质提高的机会,更新运动队训练、管理理念,提高教练员的训练、管理水平。

四、训练场馆设施的改善与经费投入的保障

逐年改善、添置训练场馆设施,发挥南平台专业建设优势,为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比赛提供优良的物质保证。塑胶田径场可供田径队使用;泉山、云龙校区的两片天然草皮足球场可供足球队使用;专门的武术馆可供武术训练使用;校工会教职工活动中心棋牌室可供棋牌训练使用。

群体竞赛、运动队训练比赛专项经费能够有所保证,基本每年投入40万的基础上视当年群体竞赛、运动队训练比赛任务和安排能够逐年增加,保证学校群体竞赛、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比赛的较好运转。

 

 

 

江南官方网站(中国)    Copyright © 2014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上海路101号

电话:0516-83403575   邮政编码:221116      E-mail: tyxy@jsnu.edu.cn      管理入口